简报第75期:金色征程党旗红(三)-pg电子试玩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10-27 浏览次数:1490

长征路上的神秘队伍,用扁担挑起红色金融命脉。1934年春季之后,受王明“左”倾教条主义影响,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,进行战略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。苏区国家银行也开始悄然启动一项秘密工作——转移金库,为即将到来的长征准备资金。

瑞金市石城县横江镇张坑村有一个叫烂泥坑的地方,这里地处武夷山麓,是闽、粤、赣三省的重要交通要道。随着国民党军步步紧逼,苏区面积日渐萎缩,设在瑞金的国家银行金库时刻受到军事威胁。于是,国家银行在烂泥坑设立了一个秘密金库。当时为了严格保密,放入金库的黄金、银元等财物都由不同批次的人马轮流挑上山。

然而,随着红军的节节失利,1934年10月,中共中央、中革军委不得不率中央红军主力8.6万多人,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,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——长征。

长征路上,其中一支队伍极其神秘。这支队伍的番号是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,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,也就是毛泽东的弟弟,担任这个大队的政委。红军中的财政专家高捷成是大队长,加入红军之前,他就为红军筹得150多万银元的款子和物资,深受党中央的信任。

长征开始后,这支队伍还受到了红军最高级别的保护,无条件、不惜生命,护卫这支队伍的战士,全都荷枪实弹,人数和运输员差不多,整整有一个连。只因为这支大队每个人肩头都挑着沉甸甸的担子,里面是150斤黄金和840斤白银,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烂泥坑秘密金库中的资金。

这些硬通货是中央苏区银行的准备金,是红色货币保持币值稳定,拥有较强购买力的保证,同时也是红军一路购买给养和军需物资的硬通货。

此外还有几台印钞机,曾经寄托着苏区数万红军和上百万群众的衣食粮弹。这支队伍用自己的血和汗,一路跋山涉水,守护着红色金融仅存的一点火种。

两万五千里长征没有拖垮红军,还把革命的火种撒了一路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红军用公平买卖、爱护群众的实际行动,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表率,而这些都建立在充足的财政支持上。

当中央红军1935年秋冬之季到达陕北的时候,第十五大队中参加长征的14名苏维埃国家银行干部,只剩下了8个人和两担黄金。

从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,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,16年间,革命的征途上,红色金融的创立者们,依托的是黄金和白银,和行走在长征路上的战士一样,完成了金融战线上的这场长征。“马蹄声碎,喇叭声咽。”在历史急促的行进中,这是用草鞋踏出、扁担挑起的一段“神一样的旅程”。

网站地图